113.0916宜蘭地檢署緩起訴處分被告命接受法治及生命教育課程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1-14
- 資料點閱次數:139

宜蘭地檢署辦理法治及生命教育課程
家庭暴力不僅對受害者的身心造成極大傷害,還可能加劇或引發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患者有時也可能因病情控制不佳成為家庭暴力的施暴者或受害者。宜蘭地檢署於113年9月16日邀請本署郭沛宜社工師,與上課學員分享以「要抱不要爆-淺談家庭暴力與精神疾病」為主題的課程。
課程中,郭社工師從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催生-鄧如雯的故事為切入點,說明家庭暴力涵蓋肢體、精神、性別或經濟上的傷害,並提供三種保護令,包括通常保護令、緊急保護令及暫時保護令,以即時保護受害者免於進一步的危害。這些法律措施為受害者提供了安全保障,但解決家庭暴力的根本問題,還需要從精神健康角度切入。
精神疾病範圍廣泛,包括憂鬱症、雙向情緒障礙、思覺失調症、思智症等。這些疾病可能影響個人情緒管理與行為決策,導致家庭衝突。儘管精神疾病與暴力行為不直接相關,但當精神狀況與壓力或家庭問題交互影響時,暴力風險會增加。針對精神疾病患者,應及早進行心理輔導和藥物治療,以避免情緒失控引發暴力。
社區資源是防治家庭暴力和支援精神疾病患者的重要一環。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和心理健康機構提供法律、心理和社會支持,幫助受害者及精神疾病患者。透過24小時專線、社工和心理師的協助,受害者和患者能獲得即時保護與心理支持。
總之,家庭暴力與精神疾病之間的關聯需要全方位的解決方案,透過法律保障、醫療服務和社區支持,才能有效降低暴力風險,促進家庭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