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回首頁

:::

宜蘭地檢署辦理法治及生命教育課程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6-09
  • 資料點閱次數:30
20250602_140006

為強化全民法治觀念與防詐意識,宜蘭地方檢察署於11462日舉辦「法治及生命教育課程」,由觀護佐理員李政宏主講,透過案例剖析與反詐影片分享,協助民眾辨識詐騙手法、認識相關法規,從根本提升風險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本次課程主題為「台灣打擊詐騙現況與防範策略」,內容涵蓋從傳統的電話詐騙、假冒公務員、假親友借錢,到新型態的網路廣告詐財、假投資平台及戀愛詐騙等。李佐理員指出,近年詐騙集團透過社群媒體與通訊軟體散布廣告,偽裝名人背書、高報酬金融商品或交友邀約,不僅操作手法更具迷惑性,更跨國運作、難以追查。這不僅反映詐騙犯罪技術的進化,也凸顯防詐教育的重要性。

課程中特別強調,部分民眾因誤信詐團指示而協助收受或轉帳資金,已構成《洗錢防制法》下的「協助洗錢行為」,甚至觸犯《刑法》幫助詐欺等罪責。李佐理員提醒,切勿因一時大意而提供金融帳戶或收款資料,否則可能從被害人變成加害者,留下終生法律紀錄。

為使參與者深入理解詐騙風險與法律責任,課程中穿插多部反詐影片與實例,呈現不同年齡層、職業背景皆可能成為詐騙目標的現實困境。透過受害者真實經驗,讓與會者更能體會詐騙陷阱的潛在破壞力,進而建立警覺心。

此外,課程也介紹了內政部警政署設立的「打詐儀錶板」網站,此平台每日更新全台詐騙案件動態,並提供各類詐騙態樣與防範建議,民眾可透過該站瞭解最新詐騙趨勢與手法變化。主辦單位鼓勵民眾遇有疑似詐騙情形,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洽警調機關查證,切勿單憑來電內容或對方自稱身份而貿然相信。

宜蘭地檢署表示,詐騙犯罪已不僅是治安問題,防詐觀念必須從根做起,未來將持續推動法治與生命教育課程,結合司法實務與大眾生活,深化全民法律素養。期盼喚起更多民眾對長輩、青少年等高風險族群的關注與提醒,攜手打造無詐社區,共同守護社會安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