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地檢署辦理法治及生命教育課程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7-04
- 資料點閱次數:9

隨著科技進步與通訊軟體的普及,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對社會治安及民眾財產安全構成重大威脅。為強化民眾的法治觀念與自我保護能力,宜蘭地檢署於114年6月30日舉辦「法治及生命教育課程」,由觀護佐理員賴又靖擔任講師,透過豐富的案件實例與新聞影片,深入剖析當前各類詐騙態樣,協助民眾建立有效的防詐意識。
課程主題聚焦於「認識詐騙手法-保護你我財產安全」,賴佐理員特別引用多段近期媒體報導影片,搭配實際案例說明詐騙集團的運作手法與常見陷阱,從社群平台詐騙、假投資誘騙,到冒用公部門名義的詐財手法,全面解析詐騙模式的演變與社會風險。
在說明刑責與法律風險方面,賴佐理員指出,不少詐騙案涉及多層次金流與帳戶轉移,若民眾不慎提供金融帳戶協助轉帳或收款,恐觸犯《洗錢防制法》,甚至淪為詐欺犯罪的共犯。課程中特別提醒,民眾務必妥善保護個人資料,避免帳戶遭有心人士利用,成為詐騙鏈條中的一環。
本次課程亦針對近期網路詐騙的趨勢進行深入解析,包括假冒名人背書的虛假投資平台、高報酬低風險的誤導性廣告、網購假網站、交友詐財等新型態騙局。透過真實影片與案例,包括退休公務員、藝人名人誤信投資廣告遭受損失等事件,具體說明詐騙不再只針對弱勢族群,任何年齡與背景的民眾都有可能成為目標,賴佐理員強調,防詐的核心在於「不聽、不信、不匯款」,收到可疑訊息應即時向165反詐騙專線或當地警方查證,切勿輕信來源不明的來電、簡訊或社群訊息。
宜蘭地檢署呼籲,家庭與社區應共同參與詐騙防治,尤其關注長者與青少年族群的網路使用情形。透過法治教育與實例宣導,期盼能從日常生活中強化警覺意識,共同打造一個安全、信任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