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回首頁

:::

宜蘭地檢署辦理法治及生命教育課程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7-18
  • 資料點閱次數:4
20250714_140046

宜蘭地檢署為強化民眾對司法制度的認識與社會關懷的實踐,持續推動多元法治教育活動,深化民眾對司法的理解,特於114714日舉辦一場以「修復式司法與善意溝通簡介」為主題的法治及生命教育課程,邀請實務經驗豐富的許宏宇律師擔任講座講師。

課程伊始,許律師拋出數個引人深思的提問,如「加害人受到懲罰後,受害者的創傷真的能痊癒嗎?」以及「法律是否總能真正解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他以此帶領學員反思傳統司法處理機制的侷限,進而鋪陳修復式司法所強調的「人際對話與理解」的重要性。

在講座核心部分,許律師深入剖析「同理溝通」作為修復式司法的關鍵。他指出,妨礙有效交流的四種典型語言(診斷、否認、應得、命令)常在對話中無形造成傷害,並強調應以「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步驟作為非暴力溝通的基本架構。此外,他提出四項實用的溝通心法——「先談心情,再講事情」、「行為背後,見好理由」、「不爭對錯,探索需要」、「聽出真意,表達善意」——幫助學員從理解對方情緒與需求出發,化解僵局、重建信任。

許律師強調,修復式司法的價值,不僅在於處理案件本身,更在於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與理解。透過善意溝通與主動對話,讓被害人與加害人得以在安全機制下進行交流,不僅促進和解,更有助於雙方心理創傷的修復與社會關係的重建。

宜蘭地檢署也藉此活動提醒學員留意日益猖獗的詐騙案件。課堂中介紹了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的查詢工具,並分享近期常見的詐騙手法與防範要點。藉由提升警覺意識,培養辨識風險的能力,地檢署期望學員能在生活中更加主動防範詐騙與犯罪,保障自身與社區的安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