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回首頁

:::

110年宜蘭地檢署緩起訴處分被告 命接受法治及生命教育課程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1-14
  • 資料點閱次數:41
20210802_140234

11082日宜蘭地檢署法治暨生命教育課程

 

本署這次很榮幸地邀請到許宏宇律師前來演講「修復式司法與善意溝通簡介」,許宏宇律師拋出了二個問題,以便進行對於傳統刑法思維的反思:()加害人只要被處罰就能撫平受害人傷痛嗎?()法律真的解決問題了嗎?

關於這二個問題的答案:第一個問題,媒體報導有被害人家屬曾說:「就算判10個死刑,也沒有辦法換回我的女兒。」因此縱使加害人受到處罰,也未必能夠化解被害人及其家屬的傷痛。第二個問題,雖然傳統上透過訴訟以解決雙方當事人的問題,但其實未必能消除產生問題的真正原因,因此法律未必能化解問題,對於促進彼此間關係之和平,仍然有一定的難度。

所以,有別於傳統刑法思維的應報式正義,修復式正義(修復式司法)乃應運而生,修復式司法重點應該是以人為本,重新審視犯罪案件中各方當事人的「需要」,透過建立安全的對話平台,讓案件當事人瞭解事件對於自己及他人的影響,進而達到修復的功能。

此外,許律師也介紹了妨礙人與人間關係連結的4種語言,瞭解什麼樣的話語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並介紹美國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提倡的「善意溝通」模式,幫助學員以「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項元素,有意識地改變大腦原本自動化的語言習慣,進而促成良善的溝通循環。

回頁首